?計量步數過去只用于協助強迫性神經官能癥患者,但隨著智能手機和健身追蹤器的出現,精確記錄每周每天或每小時的步數都變得很簡單。
哈佛大學提出的新技術能幫助這類追蹤更加準確和普及。哈佛大學威斯學院仿生工程的一隊研究員研究出一個可拉伸的基于織物的傳感器,能檢測和傳遞多種運動數據。高靈敏性電容技術能夠應用于下一代智能服裝中,使你的衣服成為一個電子設備。
換種說法,你的衣服可以成為你的下一個計算機。
通過和哈佛大學工程和應用科學的同事合作,研究團隊準備尋找一個合適的替代品來代替現在大多數可穿戴計算機化系統,比如說健身帶、夾式計步器等采用的剛性和柔性材料。通過把計算機元素與織物本身相結合,研究者希望能開發出一代全新的質量輕、柔性和真正可穿戴的計算機系統。
哈佛技術包含了一薄片硅夾在兩層可導電織物中,構成所謂的電容傳感器。這類傳感器能夠通過連續的監測材料間傳導的微小電荷量來跟蹤及微小的運動。
“當我們拉傳感器末端來施加應力,硅層變薄,可導電材料層距離變近,傳感器的電容改變與應力成比例,”共同作者Daniel Vogt在一個關于新研究的陳述中講到,“我們可以測量傳感器的形狀能改變多少?!?/p>
這種材料足夠敏感,能夠指示小于半毫米的物理應變。通過對一副用這種材料制作的手套進行測試,它的敏感度水平能很好地測試電機運動,比如手指從一邊到一邊的微小移動。但是這種材料質量太輕,柔度太強,導致這些移動完全沒有阻礙。
因為這個新步驟很容易實現和復制,對智能服裝和其他可穿戴設備制作商來說它很快就變得有意義。
“我們設計了一個獨特的批量生產步驟,能讓我們快速制造出既基于顧客形狀設計,又同時擁有通用特性的傳感器?!毖芯空?span>Asli Atalay在郵件中寫到。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土耳其科學技術研究學會和美國國防部提供了研究支持。
這篇發布在先進材料技術的期刊上的論文只是一個初步的概念證明研究,但是研究團隊對于織物技術能夠用于運動捕捉的前景感到樂觀。運動服裝用于跟蹤身體活動能力,而柔性醫療設備用于跟蹤病人的狀況。
“這個工作展示了人類運動捕捉在運動方面應用的美好前景,像是行為優化或是為了特定的運動目的,”Atalay說,“比如說,一個高爾夫運動員穿著整合在衣服上的傳感器,能夠訓練他自己保持正確的姿勢,或者一個運動員可以通過傳感器反饋來優化自己的表現?!?span>
另一個可能性就是:通過把傳感器材料和基于織物的柔性驅動器想結合,工程師可以制造出一個能真實模擬服裝的機器人系統。換句話說,就是這個材料自己可以協助或開始特定的運動,而不是簡單的跟蹤運動,就可以構成可進行物理勞動或幫助殘疾病人的柔性外骨骼系統。
“現在人們對在柔性機器人系統中利用織物技術有著越來越濃厚的興趣,”Atalay說,“比如說,威斯學院研究出基于織物的協助式機器人來幫助脊髓損傷或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等有身體損傷的病人。另一個例子就是用整合到布料里的傳感器來監測呼吸速率從而防止睡眠時發生窒息?!?div class="__kindeditor_paste__" tabindex="-1" style="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px; height: 1px; overflow: hidden; left: -1981px; top: 0px; white-space: nowrap;">本站部分信息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